许多时候,中国人是忌讳死的,但是由于道家等传承下来的思想和各种意识,我们反倒会不畏惧死。昨天晚上看央视节目,下面的滚动字幕忽然出现:“本台刚刚证实的消息: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去世……”而且一遍一遍地出,我也觉得不怎么自在。
其实名人当然也会去世,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那么去瞎寻思,特别是笑星,像马季去世前也经常参加一些活动,显得很精神。我们总觉得他们天天乐和,不会有死亡的威胁,我从小就喜欢相声小品,去买一些磁带听,如果买磁带的不多,还会自己录音,那大概是1998年的春晚,我就录下所有的相声小品节目。
笑星的职业和生活都是以笑为主,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他们提供的笑声,而一旦涉及死亡这样的悲恸,我们有些受不了,甚至不知道应当怎么对待了。所以一些媒体会说:侯先生去了,天堂又多了笑声。
或许,这是我们的自我安慰了。
其实傅彪、高秀敏、马季、陈晓旭、侯耀文这一连串的名单本身不会有什么特别,他们的去世也是生命的必然,我们固然会惋惜,会说晓旭还那么年轻,会说侯哥年纪也不大,但是生命的事谁也说不清。
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在他们死后又做了些什么。到处的政府、企业、活动组织者都向这些名人涌去,拿钱来“引诱”,要求他们“走穴”,整天都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还有那些新出的年轻明星,整天炒来炒去,炒出的是金钱,炒掉的是健康。而在他们死后,我们一些人又开始“拷问历史”,拿婚姻等问题说事,还有人借陈晓旭自己的疾病批判中医,最后无论是非,都让自己露脸了。
毕竟,我们是一个前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