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赣中积极参与自主招生及保送的建议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中,我们学校既取得了好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2005届能够有7位学生进入北大(包括医学部)、清华学习,而其他届别却成绩并不理想。2007年高考刚刚过去,我们学校面临着挑战,而从去年起到今后的很长时间中,自主招生的重要性逐渐加大,但我们学校目前并不足够重视自主招生及保送生,因而在此我提供一些资料,作出一些建议。
在江苏地区:
年份 | 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不包括医学部) |
南京大学 |
2003 | 132人 | 99人 | 1647人 |
2004 | 137人 | 114人 | 1485人 |
2005 | 142人 | 111人 | 1528人 |
2006 | 82人 | 70人 | 1270人 |
2007 | 69人 | 60人 | 1250人 |
可以看出,从2006年开始,顶尖大学的招生数明显减少,而且是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主招生。虽然教育部原则上要求自主招生数不超过总招生数的5%,但是顶尖学校也用来试验大规模的自主招生,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份额已经超过15%,而在江苏超过40%。在阳光高考网站上公布了今年的59所学校自主招生人数和名单,其中北京大学(555人)、中国人民大学(715人)、清华大学(500)、南京大学(211)、东南大学(203)、浙江大学(896) 。同时,随着自主招生数的增加,保送生数量也增加,因为这两者通常放在一起考量(北大更是同等标准,有保送资格就保送,没资格就自主)。再者,江苏是个教育大省,也是自主招生的重点偏向,清华大学今年全国共收到8000余份推荐表,其中包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在内的五省共有3000余份,而进行五省选拔的杭州夏令营共去了450余人,最终通过约230人左右,其中江苏就占了100多。
就本身来说,自主招生和保送生不占当地招生名额,因而江苏整体来说要占便宜。但是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如果不重视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那么一定会吃亏。
其实很简单,今年清华大学在江苏:48个保送生、58个自主招生(估计至少40个可以通过最终的录取),而正常招生只有69个(理工类58个、4个定向生)。北大在江苏:21个保送生、50个自主招生,60个正常招生(其中理工科只用30个)。
如果我们不积极参加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竞争,我们一定会在整个高考中处于下风。
要么,是不是我们学校学生能力不够呢?我们不和苏南、苏中比,就和连云港内比。
07届连云港地区 | 赣榆高中 | 新海高中 | 海州高中 | 灌南县中 | |
清华 | 保送生 | 1 | 1 | ||
自主招生 | 2 | ||||
北大 | 保送生 | 1 | |||
自主招生 | 1 | 1 | |||
人大 | 自主招生 | 1 | 1 | ||
南大 | 自主招生 | 2 | |||
东南大 | 自主招生 | 1 | 1 |
我们省赣中不可能只有那么一点实力,只不过不重视罢了。去年年末,南大来函,给了我们学校一个保送生推荐名额和9个自主招生推荐名额,最终我们学校似乎没有参加。似乎我们学校还没强到不必理睬南大的程度,每年虽然考了不少南大的,但是是不是有些人勉强上个差专业呢?
对于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问题,关键还是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加强奥赛的工作,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计算机奥赛一直是强项,在全市能够占据头等位置,但是计算机长期以来被冠以学生不宜的名声,以至本届高一几乎没有报名者。如果由学校出面,加强计算机奥赛的重视程度,计算机老师和之前的各届信息竞赛的同学一起努力,那么就可以为相当一部分人取得(省赛区)国家一等奖。此外,数理化生竞赛也应当加强力度,至少要让学生明白:竞赛仍可以成为通向大学的重要资本。
再者就是,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自主招生活动,也可以由某部分老师常年负责,汲取经验。这样一来,才能让省赣中的学生收获最大的成功,让省赣中取得最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