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日PS:这篇文章本来只是我从我们学校网站上粘贴下来的,很是随意。但是逐渐发现浏览这一页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自己得好好写一写这条博客了。我结合一些最新的东西和内部的一些照片来尽量简洁综合地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以下的第一段是我根据《赣榆县志》和具体现实编写的,已收入“wiki中国”的“赣榆县”条目中。以下的多数图片归原拍摄者所有,部分航拍图象归Google Earth所有(Myheimu做了技术处理),请不要随意转用。
如果您是我的同学、老师,或者希望建立一些联系,请浏览“联谊会”,其中包括myheimu所在班级及相关班级的一些同学名单和一份通讯录,欢迎您将自己与赣中的情怀书写在这里!如果您是2007届的同学,我可以帮助您建立自己班级的联谊会页面。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的网站为http://www.gygjzx.js.cn
Jiang Su GanYu Senior School
建于民国12年(1923年),原名赣榆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城里(现赣马镇)怀仁书院,民国16年停办,民国27年重办,民国28年因县城被日军占领而停办,民国32年,伪政府在青口镇重办,抗战胜利前夕停办。1952年,县人民政府在青口镇重建赣榆县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班,改名赣榆县中学,位于黄海路。2000年高中初中分离,初中部称赣榆县实验中学,位于原址,高中部称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在环城北路建立新校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是国家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简称“省赣中”,到2006年已经是高考本一、本二上线数、上线率、高分段人数、学科优分率和综合评估连续8年高居连云港市首位,实现了“八连冠”。在全省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1978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0年首批通过省重点中学的检查验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0年9月学校实施初、高中分离,经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1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3月,学校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学校占地337.7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Myheimu注:此处似为2004年前数据,近年来扩建北校区,至少比以前的占地面积增加1/3以上)。教学楼、行政楼、图书楼三位一体,设备先进的科技楼、造型美观的体育馆、七栋高标准的学生宿舍楼、一栋三层餐厅各具特色,为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保障;高标准的塑胶跑道、主干千兆的校园网、有线电视网,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2006年秋季入学时,学校现有99个教学班(高三27个班,高二、高一各36个班),在校学生5000人以上,教职工300人以上。在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8人,一级教师100多人,市普通高中学科专家组成员7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6人,受国家级表彰9人,省级表彰23人,教师在省、市级业务竞赛和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65人次。语文教研组被授予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市德育先进集体,语文、数学、物理三门学科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学科教研基地。我校还是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试点学校,是南京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Myheimu注:以上关于所受奖励情况为2004年情况,目前应当增加不少)
学校校训为“崇德尚学”。学校以“坚持三个面向、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创高标准的办学条件、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育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 育技术示范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并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省长季充石来我校视察,对我校的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每年都有十余所学校考察团来我校考察。2005连云港市的教学会议第一次选择在中学举办,便首先在省赣中举办。
在1999-2006年的全国统一高考中,学校本科上线数和本科上线率等连续八年保持连云港市第一。特别是在2002届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中,我校780名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数607人,其中重点本科达线425人,600分以上118人,占全市28.1%,位居全省前列,有8名同学跻身全市前十名,有15人达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更为可喜的是有3人成绩在660分以上,占全省4.4%(根据Myheimu的模糊记忆,此年我校本科上线数好像是全省第一)。最近几年成绩也比较稳定,2006年的高考中,我校平均分比我市其他学校中最好的新海中学(不包括分校)的平均分高20分以上,本科录取率达到75%左右,有4人进入全市理科前10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仅2004年就获得全国一等奖2人,省一等奖6人,都获得高考加20分资格,还有1名同学入选省奥林匹克集训队。
不知阁下是?
我也是赣中的,我是04年毕业的,至于是哪级的,我一直没算明白!
在网上搜我同学名字的时候,来到了你的博客!
看样子,你是个厉害的人了,参加奥赛了??
我的qq:335862337。加入愿意加我就加吧,毕竟我们是校友!
不知道你的博客是自己建的??
“泊客Myheimu 基于 WordPress 2.0.3 和 K2 Beta Two svn模板
当前风格 True Blue 1.2 by Steve Lam
文档RSS and 评论RSS 35次数据库查询. 耗时0.3014 秒. ”
是自动生成的么??
你的博客,篇幅长的时候,浏览起来有点慢!改一下吧??
首先很抱歉,我很少上QQ,倒不是觉得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计算机配置差,上QQ就几乎无法做别的事了。你可以发邮件。
关于这个博客的来源,请参见http://heymu.com/2006/06/zj-bokke-myheimu.html
关于速度的问题,我也一直很在意,我并不是wordpress的精通者,不过听说我所用的这个模板没有进行优化,所以速度上差些,具体的我会再请教哥哥,加以改进。
在此感谢。
你什么时候上网,主席?
我们学校网怎么上不去
我们学校网怎么上不去
目前省赣中网站的确无法访问,我所建立的省赣中OI站也无法访问。我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不再管理这个网站了。不过通过统计系统,省赣中OI站的最后浏览记录为2006年9月30日(昨天)的17时,而从此以后直到今天中午都没有登陆记录。
这两个网站是在一台主机上的,通过ping可以发现该网站的IP:218.92.115.179可以正常解析,然而却无法连接。
可能是主机出现一些问题或者进行更新,具体的我需要联系一下网络中心的老师。我估计应当很快解决,请稍候1~2天再访问。
赣榆高级中学永远是最棒我一直支持它
其实对于学校没必要支持不支持,关键要有对自己学校、自己家乡,乃至自己祖国的热爱。
赣中的确不容易,那么多年有那么优异的成绩。上一回我去镇江市扬中市(县级市)参加数学夏令营,扬中高级中学刚刚获得了镇江市第一块“南京大学优秀生源基地”铜牌,那里的领导好一表扬,可是我想起来我们赣中去年就有了,还有其他一些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铜牌,有空大家可以去我们学校大门口看一看。
最近校长到我们高三校区来考察,在我们班听了一天的课,还说了一些话,我们学校的确很棒!
我是06级的,赣中教给我的太多。在我心里,她永远是最棒的!
赣中,师恩难忘!
高三四班,我全力支持刘夫卿老师,我感觉在赣中学习的着三年中,遇到的所有老师中,刘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给我影响最大的唯一的一个老师。我敬重他。如果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象他一样,那我敢说,我也有资本说,我们学校将会更上一层楼。
很不错,学校建设也很快,北边应该建设好了吧
北校区的确建设得不错,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差不多了。本文的航拍图片是至少半年以前的,所以荒凉些,现在就好多了。特别是最近装了路灯。
好想再到高中时的教室做一会儿,再沿着宿舍到教室的路走一趟,再去食堂排一次长长的队,再到水果窗口买七个苹果,再到宿舍里吃一次面,再在晚上熄灯后畅谈一次,再侍弄一回那一盆盆花草,再留意一次打水路上两边的柳树,再比一次看谁先到第一棵柳树下,再去门外闲转一圈,再到门两旁的花架下藏一阵子,然后,然后,发着呆,闭上眼睛,挽留我永远的同学,永远的老师,永远的高中!
祝母校永远充满生机,祝学弟学妹们把握逝而无反的高中!
十一回了一次家,才知道原来赣中的地方已经变成外国语学校的了。唉,我毕业那年高中部迁往新校区,现在老校区换了东家,建筑也都拆了盖了新楼,记忆越来越模糊了…
刘家斌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他是最好的!
好想再回母校看看啊!!感谢母校!
十二班的老师,李老师,万老师,刘老师,陈老师,董老师,感谢你们!!
深深鞠躬!
我是何宜隆的学生,不知道有谁知道他,很想念学校的红烧排骨
我是普通的一员,只要尽力,就会赢得学生爱戴。刘夫卿
高一是30个班
赣中好,美誉未虚传。苏北鲁南人向往,蛟腾凤起一年年。唯愿再争先。
调寄“忆江南”
我是高二3班的
好怀念高中时光啊
过的忙碌而充实
学校的校风特别严谨
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是多么的值得怀念
我是干中2002年毕业生,我们的母校的确是很厉害!
到目前为止2002年也算是她的最高峰了。
我们的母校开始下滑了,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最初,能在干中念书很不容易,那时候学校的高中班很少,一个、两个,到了我们那时已经14个班了。
干中有个特点,(从长期看)每年高考中拔尖的学生不多,但是中高分数段的人数众多。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北大清华的校友比较少。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说明干中缺乏头脑聪明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中高等、中等、低等学生,对于拔尖生关注较少(我上高中时有三个数学老师教过我,但对于我这个数学狂人,他们好像都不认识我)。我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有没有改变。
如今,干中面临了更多的挑战。
首先是资金上的,新海中学、东海中学那是不用说的,甚至海头中学的经费都比干中多。在政府扶持上面,赣榆县政府、教育局完全是一帮垃圾。有点拨款都被他们吃了、喝了、贪了。凭县政府的形象、能力,他们在省市也争取不到经费。而且最近新海、海头和其他县的高中都开始在赣榆高价收购拔尖生源。赣榆县人才辈出,但是赣榆人穷啊,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我们的母校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了!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母校的领导的事业太保守、不开阔,没记错的话王岐山可能还是校长吧,之所以记得他的名字是因为他和北京市市长同名。毕业之后,我曾经回去过一次。保安的态度非常的不好,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态度都非常和蔼,这让我好一阵激动。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我建议母校招一些名牌大学的硕士(月薪3000以上的话,清华北大的硕士一般都能搞定)。
江苏的确要开始发展连云港了,但是赣榆似乎并没有把握好,赣榆似乎没有市区、东海、灌南做得好。一向是连云港四县之首的赣榆,已经不再领跑了。这一切的根源应该是我们的县政府。
连云港的腾飞是必然的。但是广大连云港人似乎还是没有看清楚,希望家乡人回去支援家乡建设。
我目前在北京,估计早晚要回去!
的确是不错就是太累了,这是我们这里的学生觉得不可思意的事情,但你们做到了,很不错!
赣中管的实在太紧了
我是高一26班的某某人
我是04届的 高三11班的学生…….
母校越来越漂亮了……..
每年放假都想进去看看 可是保安都不给进……晕
我是06届毕业生,很怀念高中的生活,愿今年赣中考出骄人的成绩
真的好怀念赣中的生活/
现在背井离乡的在石家庄上军校真的很郁闷/
九斤老太
好学校
我想在贵中学找一个朋友,他是老师,名字叫赵仲春.如有朋友知道麻烦告知.谢谢!我的QQ是773799912.
在我们学校要找一个老师太容易了,要找一个学生也不怎么困难,关键看你要怎么找。赵仲春这位老师我有所耳闻,似乎是我们这届刚毕业的高三的一名老师吧,似乎是。如果你在正常课时到我们学校可以问传达室的人,然后到相应的办公室去问。如果想打电话,那么随便问问我们学校的哪位老师好了,或者直接打电话到校长办公室之类。抑或,最大的可能是希望在网上遇到,这就比较麻烦了,很多老师(学校也有规定)一般不在网上有比较固定的场所,比如QQ、Email,即使上QQ的老师,也不知道天天会干什么比较有意义的事。
所以在网上遇到的可能性有,但是具体到某个老师,就概率很小了。所以,不如还是打电话,这个比较方便,但是我现在不大可能有他电话。为了确保,还是先打0518-114问一下省赣中的校长办公室电话,然后问问该老师的电话——如果你是有比较确凿的实事的话。
好学校,我也想去。不知道录取分数线多少?
真让人羡慕的学校!要是我的孩子能去上就好了!
真让人羡慕的学校!要是我的孩子能去上就好了!不知道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今年的省赣中分数线已经出来了,不过我没有注意,你可以打电话询问一下。似乎651是统招公办的分数线吧,而629是择校的分数线。
离开干中,心里真的很难受!
荷花开了吧,一年了,它们陪我们走过最美的日子.
在赣中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它陪我走过青春的绚烂,填志愿那天,荷花开的很盛!突然很感动于母校的美丽.
我也是赣中的,上大学了,祝母校越来越好
我也是赣榆高级中学04届的学生,还记得我们那年的南北兄弟吧,李方柏是录取北大了吗,说实话,那年我们学校考得并不好,但他却考了全国教育强省 江苏省惟一的数学单科满分状元,真为我们学校争气,尽管那年的数学超简单,现在回忆起来,我校有多年无全省前三名的人才了,这是为什么,能诉我吗,没记错的话,近来几年我校考得最好的名次当属于2003届的同学李淼了吧,那年那么难,他却考了660多分,太厉害了,全省的前15名呢
乌桕,拂柳,香樟;草坪,石桥,荷塘;放学铃响,饥肠人奔食堂—–>
小令一首写赣中,请可人老师及诸位指教
天净沙 赣中
乌桕,拂柳,香樟;
草坪,石桥,荷塘;
书声,教室,灯光;
放学铃响,
学子跑向食堂。
赣中,好样的。
赣中啊,赣中………..
我恨死赣中的张延华老师了,他把我一生都毁了.
本人是赣中04级
一定秉承校训:崇德尚学!
与各位校友共勉!
GANZHONG,JIAYOU I WILL SUPPORT YOU FORECER!